呼和浩特曾自科技有限公司

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供卵试管流程

闲谈荐书的乐趣,及先验与后验的冲突与融合

2024-04-23 09:47编辑:admin人气:283



各位师友,读者,

大家好!

首先恭喜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发布(文后链接),这个书单是从2015年开始发布的,至今已经连续发布7年。影响力很大,口碑也很好。我每次都是第一时间阅读的,每次都能充实我的购物车。我自己每年也会写书单,也思考过做这件事的意义。

我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和感悟,其次再从市场研究的角度去谈谈怎么先验与后验的冲突与融合。

荐书有什么意义?

首先,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读书人的一点点情怀吧。每当我读到一本好书,我会很感恩,觉得作者或出版人像是在做公益。我自己的工作也是写作,深知写一本好书有多困难。哪怕是专业的写作者,一辈子能出3、5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就很厉害了。而对于有些书,一辈子能有1本就很棒。


知识是崇高的,作者就是师者,都是在传道授业解惑。图书是知识的载体,也是崇高的。所以,尽自己的微薄之力,替好书做点推广,我很愿意。

其次,写书单是在对读者发信号,告诉他们哪些是好书,有利于降低搜寻成本,同时也是对作者和出版社的正向激励。跟各类评比类似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格雷欣法则,起到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。


行为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,某件事物见得多了,人们自然会对它建立信任。首次在某个书单上见到一本书,你可能会加入购物车,第二次见到,可能就是下单了。每个人一年看书的时间和数量是有限的,A对B有挤出效应。如果A是经很多人筛选出来的,B就会被淘汰。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,好书一定会发光。

于我而言,好书的标准,可意会不可言传,是很个人的,千人千面,但有一些是共同的,基本条件是要对读者负责,对知识敬畏。这就要求论证严谨,尽量保证客观。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实证类的书籍,也就是positive,不太喜欢有太多作者个人主观成分。例如,提政策建议肯定不能靠情怀和格局,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有情怀,也不要以为自己的格局多大。作为学者,或研究者,小心求证,严谨表达是第一位的。如果真要说一个标准的话,如下:



我从去年开始,每周写一篇书评。有读者留言说,有些书没用,能不能推荐些有用的。所谓的有用,是不是就是类似于《财富自由》这种?这类书我肯定是翻都不会去翻的。我读书是很自私的,分享读书心得却是无私的。我写书单是不功利的,目的就是维护这份私心。我只为愿意读的读者写,这是缘分,也不要求有多高的阅读量,也不能有太高的阅读。恰到好处就行。

记得木心说过,大众的一定是不美的。对于知识,舆论也曾经有过一段论战,谈的是知识的等级。北大汪丁丁老师说过,高级的知识一定是免费的。我的理解,部分就是因为它是小众的,够不着流量规模效应的那个临界值。没有人会怀疑丁丁老师的思想是深邃的,但对丁丁老师喜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颇有微词。我是理解丁丁老师的。黑格尔美学和康德三大批判,它只能是那种写法。它就不是普及读物。黑格尔和康德只有一位,普及黑格尔和康德的有千万人。这就是知识生产的分工。无论是简单问题复杂化,还是复杂问题简单化,都要有真才实学。思想性的可以传世,普及性的更受大众喜爱。两者都可成为经典,都有价值。

在《共同利益经济学》这本书中,梯若尔引用了约瑟夫•麦斯特的一句话:有什么样的人民,就有什么样的政府。梯若尔观察到,学者或许给出了好的经济政策,但一旦公众普遍缺乏经济知识时,做出好的政策选择就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。所以,学者做普及类工作,也是一种回馈。除了把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,还要将其传播在祖国大地上。这就得看个人的志趣了。

昨天跟一位买方客户交流,她说你写的东西不一样,卖方报告现在都离市场太近了,大多都是短周期问题,细节确实看的更清楚了,但有些问题就没法谈。我一直说,望远镜看不了细菌,显微镜看不到远山。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周期框架。

接下来,根据我自己的研究体会,谈一谈先验与后验的冲突与融合。

先验与后验的关键词是验,既可以是验证的验,也可以是经验的验,既可以是直接经验,也可以间接经验。本质上,它们都是获得知识或真理的方式。我们常说,有些人的思想超越了所在的时代,讲的就是一种先验知识。即在还没有论据的情况下,就可以先做出判断。而所谓“眼见为实”和“用数据说话”,就是一种后验知识。

显然,不同学者或学派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有分歧的。老子和康德都是先验哲学。而经济学上,奥地利学派就是典型的先验方法论。现在讲的实证方法,其实就是后验的。所以,某种意义上,老子和康德是反实证的。其实所谓“科学”,往往都带点儿实证主义的味道,当然也不绝对,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。伟大的科学家一定是先验的。

这有什么含义?我觉得有两个,第一,假如有一个知识的全集,那么已知的知识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子集;第二,相对于已知的知识而言,个人吸收知识的能力也是非常非常有限的。这就是哈耶克在《知识的僭妄》等知名论文中所强调的,学者们要认识到“自己的知识有不可逾越的障碍”,要自我怀疑,虚怀若谷。谦虚是最高级的严谨。

无论是学界,还是市场,其实都有种实证主义的“浮夸风”,认为有数据,有模型,就一定是真理。知识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,就是一个被不断证伪或优化的过程。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一样。真理和科学,都是相对的。就像哈耶克说的,“就科学一词的真正含义而言”,这种态度“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”,“因为它将一个领域中形成的思维习惯,不加批判地、死板地运用于其他不同的领域。”

市场研究大体上与先验方法不相融,你不能告诉客户一个观点却拿不出任何证据,所谓的“逻辑”,也需要数据支撑,而不能只是一种历史的叙事。我读书期间,读了蛮多奥地利学派的书,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先验分析性思维。但研究奥派是比较难发表文章的,发权威更是难上加难。所以,大概到了3年级,我就研究后凯恩斯学派了,也是非主流学派,主要是我那个时候不太认同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。

2017年毕业来到市场,仍潜移默化地受到先验思维的影响,主观成分多了些。2018年的时候,在一次宴席上,遇到一位社科院的老师,他建议我多一些实证。所以我后面就调整了写作风格。现在写任何专题,都是从特征事实出发,逐渐形成了“实事-理论-历史”分析范式。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,贯穿其中的都是实证方法和经验证据。

市场研究也在不断迭代,早期基本就是excel够用了,现在已经不够了,各种分析工具,模型也都很常见,但论严谨性,跟学术论文肯定没法比。但也要理解市场研究的属性,一个月写出来的深度报告,跟好几年写出来的学术论文,肯定不可比。我自己的写作习惯,除了数据之间的交叉验证之外,还是会多看学术文献和专著。我基本上每篇深度报告,都会把paper,专著、报告看个遍。

市场上讲的实证,不可能像学术研究那么严谨,更多的数据呈现都是简单的看图说话。这儿充满了陷阱。在市场上,先验往往表现为“先入为主”。所以经常会有宏观分析师自嘲类的文章出来。很多时候,对于同样的数据,不同的分析师读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。这就需要首先建立起对经济理解的坚实基础,不然得到的就是伪相关性或者因果性。

举个例子。在最近关于人口问题的某篇知名报告中,文章里面也是充满了各种数据。其中有一张散点图,纵坐标是2014年的总和生育率,横坐标是2013年的政府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,两者大体上是正相关的,也就是说,前一年政府福利开支高一些的国家,下一年总和生育率更高。当然,作者还有很多数据,都指向类似的结论,就是政府应该多花钱来支持生育。

我看了些学术文献,不可否认,确实有作用,但有多大作用,作用能否持久,都是要进一步论证的,而且一定要看中国的数据。我觉得,真要得到这个结论,至少还要看同一年龄段不同收入群体的生育率情况。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分离出收入对生育率的影响,而把其它因素尽量控制住。你把老龄化程度不同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画在一张图上,本身就不是很严谨。所以,要非常警惕虚假的相关性,更常见的错误,是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,还有就是倒因为果。这些问题,只能是反复论证,交叉验证,多参考权威性更高的学术成果。

好了,以上就是我的分享,欢迎各位批评指正。谢谢。


如何理解经济学阅读、写作的现状与未来——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(100种)发布会举行

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(100种)

一瓣·2022年度书单|与我而言,阅读是自私的事,不功利是为了保护这份“自私”

一瓣·2021年度书单|精选66本(套):政治、经济、社会与文化

一瓣·2020年度书单|12个主题,112本著作: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科技、文化等

一瓣·2019年度书单|11个专题,73本经典作品:货币、经济、文化、国际政治、传记……



参考资料
(来源:未知)

  • 凡本网注明"来源: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,http://www.37gl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




返回首页